想要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免费下载FT中文网iPad应用程序,全球财经精粹尽在掌握!
【分析:反思温州模式】安邦咨询:温州代表了民营经济的奋斗精神和温州商人的自强。但温州代表一个即将结束的过去形态,其资金链条和房地产链条的崩溃,需要一段时间来修复。
2013年01月05日 07:25 AM

分析:反思温州模式

背景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中,温州一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民营经济的拼命奋斗精神,代表了温州商人的自强不息。不过,当经济发展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时,温州开始步履蹒跚地走进历史。

自温州民间借贷危机至今,已有一年余。即使从温州被设立为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算起,也走过了9个多月的时间。回顾期间温州地区的发展与改革,到目前为止,金改的效果成疑,即使2012年11月姗姗迟来的金改细则,也广受诟病,被批缺乏亮点与特色。

温州金改的进展迟缓,并未超出我们的意料。改革之初,安邦的智库学者便曾作出分析,温州需要的是一场实质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不仅仅是民间金融的正规化。但观从那时至今各级政府为温州设计的改革框架,都有意无意回避了这一核心命题。不过也难怪,利率市场化这种典型的需要顶层设计、全国上下通盘考虑的金融改革,很难从地方发起,而这同时也预示着,温州的金改注定折腾不出太多花样来。

当我们进一步审视温州的金改,除了利率的市场化,这其实也是一场产业结构的革命。更宏大些,则应对温州模式进行真诚的反思。温州的金融形态根植于温州模式里,从这个角度看,即使温州的金改走对了路,在产业结构调整还未到位时,最终的成效恐怕也不会尽如人意。

反思温州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初,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试验区,温州在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交通条件差的情况下,以民间为主导,以低成本、低价格、薄利润的方式,大规模生产、发展小商品;以专业化方式发展市场,行商天下,创造了闻名的温州模式。在那时,作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典型,温州模式的确具有相当多的可称道之处:政府无为而治,企业自主发展,民有、民营、民享、民富。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模式也暴露出相当多的不足。政府无为而治,演变成了公共投资不足,市政建设远不如同类地区;企业自主发展,却遭遇产业创新的瓶颈,大量实业企业纷纷外迁,一些温州资本则改为参与民间借贷与房地产等炒作,使得温州资本大量外流,甚至热钱化,经济空心化的趋势日益严重,及至发生2011年的民间借贷危机,一直绵延至今。

从产业类别看,纽扣、服装、开关、皮鞋、打火机等小商品是当年温州人起家的行业,大多属于低技术行业,技术进步和上下游扩展相当有限。在过去短缺经济年代,这些小商品的确曾为温州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薄利多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凭借其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不断挤压依靠薄利多销维持的温州企业,也让温州的产业日薄西山。

以打火机为例,这是温州产业的一个缩影。2001年是打火机行业最兴盛的时期,温州全市有近5000家打火机企业,占全球80%的市场份额,但目前温州打火机企业已不足百家。早期生产一个打火机可以赚一毛钱,但现在连一分钱都赚不到。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温州资本纷纷走上了投机的道路,炒房、炒古董、炒农产品,资本不断流向资产领域和虚拟经济,不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也成为温州经济最大的问题,也是温州金改最难突破的瓶颈——即使能解决钱的问题,但在拿钱做什么事上,温州企业却犯起了迷糊。

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上一篇文章:

中美审计监管风波需高层灭火 2012-12-06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影子银行的真正风险 2013-01-07
温州金融改革启示 2012-10-31
温州:中国试“金”石 2012-05-25
分析:试验区提速中国金融改革 2012-04-13
温州模式已死 2011-12-06
本文涉及话题:温州模式 影子银行 地下金融
排序: 评论总数
[查看评论]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栏目简介

现代社会中,有人将智库称为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第四大机构,可见其对社会决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网与海内外一批著名智库合作,精选其最新研究成果,争取在第一时间内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