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免费下载FT中文网iPad应用程序,全球财经精粹尽在掌握!
【钟表“行家”的外行话】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丁之方:中国钟表行业内的一些意见领袖也开始“民科”化,在技术细节上常说外行话。他们经常语出惊人,但并不可信。
2013年01月07日 07:12 AM

钟表“行家”的外行话

背景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
 

民科者,民间科学家也。

在我曾经工作过的中国科研机构里,这是对那种不依照公认的学术规范与程序,一心想通过非正规途径做一个惊天大发现式研究的人的特称,与是否科班出身、是否供职于专业机构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举例来说,就是近二三十年不断耳闻的民间自学成才者宣布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发明永动机或者水变油之类的事与人。我个人的体会是,诸多领域里都有这种所谓的民科,比如眼下在中国方兴未艾的钟表媒体。

与汽车这样专业人才众多,而且专业媒体也发展了不止十年的领域不同,中国的钟表业媒体虽然火热,但有关专业人才几乎是从零开始发展起来的。认真推敲一下那些从业人员的入行起点,或者是钟表爱好者、或者是做媒体出身还有做钟表制造与销售的,都是从一个偏门进入的。以本人为例,从小爱好钟表有不少喜欢收藏钟表的朋友,又因为做媒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结识了许多来自瑞士的表业人士,以后陆续有了一些世界各地的同好朋友。如今写钟表专栏,总觉得比较擅长描述自己所见所闻的故事,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历史与文化资料,而对于技术上的解释则时时要请教德国或者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其实,这就是从偏门进入的缺点,整体知识总有不平衡之处。意识到自己知识体系的短板所在,注意不要轻易地就难以把握的问题下结论,尤其是那些宏观巨论很容易成为真正专业人士眼里的民科。

其实,如今资讯传播的发达使得不少原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新产品的人也能够很快地收集到相关的图片与文字,同时借助网络各种不同的观点也能够自由地表达。然而许多从偏门进入但颇有资历的所谓“意见领袖”也在迅速地“民科化”。比如香港知名的钟表评论家钟泳麟曾经转述瑞士制表匠的经验之谈——三问表的音簧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牛尿,于是网络上大批行家展开了争论,有不少人根据科学道理而斥之为无稽之谈。不过,看过德国记者采访江诗丹顿总裁陶睿思的文章的人可以知道,牛尿之事确实存在,只是这遵循的是古老的传统,至于是否如某些人在网上说得那样含有科学意义,一时也难以确证。总之,围绕着牛尿的争论双方,很可能就带有民科色彩,看了以后只能够存疑。类似许多关于技术的深奥探讨,结论虽然语出惊人,但实在不可全信。

由于中国买家对于高端复杂表的消费量越来越大,与此相应的是对于相关的专业解释与评论也越来越有影响力。但在一系列的术语背后,是否隐藏着一股所谓的民科心态与民科意识,如今一时还没有准确的鉴别方法。有鉴于此,不要“跟定”某位大师,多听一些相关人士的说法,或者多看些不同风格的专业杂志,有条件的可以多参考德国、日本与新加坡的专业杂志的看法,是比较可行的应对之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薛莉 Shirley.xue@ftchinese.com)

丁之方上一篇文章:

排队买表的盛况不再 2012-11-30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手表成了中国生意? 2012-12-28
手表价格总在涨? 2012-11-16
钟表收藏没有门槛价 2012-11-09
大表其实没什么玄机 2012-10-26
本文涉及话题:生活时尚 钟表
排序: 评论总数
[查看评论]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1/2

十大热门文章

一天
一周
一月
视频
更多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