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免费下载FT中文网iPad应用程序,全球财经精粹尽在掌握!
从“史上最严交规”说起
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建国:中国最近引发众多争议的新交规,反映了规则制定程序的不合理,也折射了立法理念的偏差。一个好的制定规则的程序应包容各方意见,社会学习速度也会因此加快。
从克鲁格曼的预言说起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徐建国:克鲁格曼关于亚洲奇迹的预言仍为人津津乐道,但笔者认为传统的增长核算或许低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012年12月20日
对国民实行国民待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帆:中国的市场化只进行了一半,改革远未完成。改革不仅指价格改革、所有制改革,还需要完善整体经营环境,中国的改革未来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2012年12月13日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减速?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中国经济减速是全球减速的重要组成与派生结果,未来需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为新一轮自主性景气增长到来积极创造条件。
2012年12月07日
中国经济的能动性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纵观过去四年全球经济大势,中国经济已经历相对完整的宏观周期,并凸显更大的能动性。但在内外环境快速演变背景下,对一些新政策问题的边界选择与能动性认识,也有必要进一步反思探讨。
2012年12月06日
反思金融创新
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建国:耶鲁大学席勒教授是笔者很喜欢的一位学者,他近期重点建议了五个金融创新;这些创新乍听来很新鲜,但大多经不起推敲,值得商榷之处颇多。
2012年12月04日
下一个十年的改革与增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如需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除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别无他法。改革的核心应该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退出。
2012年11月26日
商品景气制约资源国增长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随着各类大宗商品价格近来趋于回落,资源出口国经济增长也呈减速态势。如果全球经济减速环境下商品价格稳中有降,则重要资源出口国经济增速也会相应受到制约。
2012年11月23日
透视日本“低增长稳态”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流行观点言必称日本“失去的十年”,这一认识的前提有待商榷。日本经济未来有望继续维持“低增长稳态”,构成目前全球经济减速的特殊局部。
2012年11月22日
欧洲困境的深层根源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欧洲债务危机与美国金融危机一样,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史事件。在现行欧元体制架构无大刀阔斧改革前提下,“救助换紧缩”应对方针难以奏效,如何再造欧元?
2012年11月21日
美国为何复苏乏力?
编者按:欲问全球经济往何处去,或许应该先问全球经济近些年减速的根本原因。《CMRC朗润经济评论》近期特推出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教授的“全球经济减速调整”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2012年11月02日
中国基础设施与民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徐建国:中国的基础设施存量依然很落后,投资的空间依然很大。投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促进生产,还能迅速改善民生,大方向不会错。
2012年10月15日
坚持了20年的增长预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徐建国:最近林毅夫再次表示中国经济2030年前都可能保持8%的增速。这是他坚持20年的预测,我想大家都希望这个预测继续对下去。
2012年09月28日
基础设施与经济周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建国:今年以来,中国GDP增速很低,经济自主收缩风险增大。这种情况下,林毅夫建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对抗经济下行,笔者很赞同。
2012年09月27日
QE3:影响与对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陈建奇:美国QE3短期效果利弊互见,但从长期和根本看,无论对美国,还是对全球经济,都不是一个良好政策;这类政策不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与实践。
2012年08月23日
如何评估发达国家经济减速?
中共中央党校学者陈建奇:发达国家面临经济减速及宏观政策空间缩窄两大困境,其疲软常态化预示中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疲软难以逆转,中国应将扩大内需战略长期化。
2012年08月16日
国库现金不能游离于预算法外
中共中央党校学者陈建奇:中国以2.8万亿国库现金位居全球榜首,同时收益损失却年超千亿;这警示《预算法》草案对预算管理效率的漠视,未来国库现金由谁管理?
2012年08月09日
中国应加快调整一胎政策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中国如需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目标,应超越政策惯性和部门利益,尽快将生育选择权还之于民。
2012年07月26日
中国不缺经济增长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建国:房地产调控让内需大幅减弱,发达经济低迷抑制了外需,中国经济两根“柱子”看似一起倒塌。但放眼望去,多个行业的潜力都有待释放。
2012年07月05日
何妨再来个“万亿”投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余淼杰:在中国,是“保增长”重要?还是“调结构”重要?主流看法是结构调整为纲,但我认为,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增长是首要条件,不应牺牲增长调结构。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关于《CMRC朗润经济评论》
《CMRC朗润经济评论》专栏由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MRC)向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独家提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隶属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负责主办“中国经济观察”季度报告会和定期发布有关宏观经济的“朗润预测”等项目,拥有一支长期关注宏观经济态势的著名教授团队。他们将轮流执笔撰写这个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