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免费下载FT中文网iPad应用程序,全球财经精粹尽在掌握!
再见2012,中国传媒业大事评点
《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2012年,中国传媒业多少有些平庸乏味,用一个词描述,就是“调适之年”。从喧闹的社交媒体、传统媒体、从业者、到管理者,都在调适。
政治·政策
2012,体育的乱与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颜强:中国的体育迷,就像十二连败鼻青脸肿的麦迪,就像“老子不干了”的孔卡。 2012,就算有伦敦的辉煌,仍然让我们看不懂这乱且惑的体育。
中国的消费率太低?
对于中国官方消费数据是否低估、低估几许,各方一直存在争议。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系主任朱天撰文指出,中国消费率太低的流行观点,是基于错误理论和对官方统计数据肤浅理解之上的。
魅力北京城
古都北京有众多名胜古迹值得游览:故宫、国家博物馆、东交民巷、长城。北京还汇集了各地菜肴。南锣鼓巷、鼓楼和三里屯的酒吧也值得一去。
中国改革窗口期已开启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苏琦:中共“十八大”的决定符合大众对“重启改革议程”的期望。关键的第一步已经迈出,根据上一次改革大推进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把总体规划设计好。
《预算法》修订风雨与中国财税改革
围绕《预算法》修订的争议,贯穿FT中文网2012全年。日前该法修订三审搁置,或将推迟到下届人大。一直努力推动该法修订的复旦大学韦森教授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结果”。在最近一次访谈中,韦森教授详述了《预算法》修订背后的曲折,并再度呼吁以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政改。
有色眼镜:闾丘露薇对话林洸耀
资深中国媒体人闾丘露薇客座“有色眼镜”,对话路透社北亚首席记者林洸耀,回顾“十八大”、薄熙来案,中日关系等2012重要事件,呈现大量新闻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
“异地高考”难题求解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项目研究员刘远举:教育资源的平权,贫富分化的解决,乃至进一步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质上都是“改革必须继续下去”问题不同侧面的反映。
台海两岸投资往来缓慢升温
自2008年马英九上台以来,台湾与中国大陆关系明显回暖,双方签署了近20份贸易和投资协议,但有分析师称,大陆对台湾的投资规模短期内仍将有限。
2013:中国改革最后窗口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展望2013,中国经济将温和回升,甚至会是个好年景。但如不抓住这珍贵的时间窗口,重启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一年也可能成为中国最后的“黄金时间”。
“人民币时刻”的挑战
渣打银行批发银行部门行政总裁里斯:人民币崛起的速度远远高于预期,对跨国企业构成紧迫挑战,如果不能跟上变革步伐,生意就可能受损。
未来15年中国政经走向预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邹至庄:我预言未来十五年内中国增速仍将保持8%,而政治将保持稳定。民主政府是否会发展出来?答案取决于如何定义民主。
回首2012中国股市
FT中文网投资与财富管理编辑冯涛:今年里,尽管管理层致力改革,但始终没有勇气面对核心利益环节的问题。一年来股市的最大赢家,绝不是芸芸中小投资者。
城乡共荣才是城镇化正途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罗天昊:中国的国家战略表现为以 “城市为中心”和“先城市后乡村”。但乡村是中国人不应舍弃的精神家园。相对新兴城镇化,更重要的是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中国第三次社会变革的标志
中国资源战略专家宋健坤: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消灭“二元结构社会”的社会制度进步与创新实践,是国家补齐广大农民应得利益历史欠账的惠民工程,是一项利益再平衡工程,可以提升中国的资源空间价值。
征文选登:《我的2012》
2012岁末,FT中文网在新浪微博上发起“我的2012”征文活动,短短几日收到数百条来稿。这些文字道出许多故事,也勾勒出2012中国社会的一个剪影。我们选出百条优秀作品,汇编于此,以飨读者。
中国经济改革“欲进还退”
今年前三个季度,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这是一个重要转变,但面对经济不断放缓,中国政府重走扩大开支老路,从而抹杀了部分进展。中国经济模式转变并非板上钉钉,转型目标太容易被政府搁置。
爱国主义教育影响中国对外政策
过去20多年来,中国有选择的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刻画中国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斗争。这一教育造成的影响,从中国对邻国迅速转变的外交政策立场中可以看出。
中国经济的未来十年
FT中文网撰稿人刘海影:中国经济内生增长速度已经大幅下滑,反映后发优势的减小及改革滞后,未来十年出口增速也可能降低到个位数,平均GDP增速可能降至5%~6%区间运行。
中国税收优惠吸引外企研发中心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杨彬、艾伦·加西亚:中国税制对研发活动的定义非常广泛,所以能获得税收优惠(特别是加计扣除优惠)的研发活动通常比企业意识到的要多。
“新丝绸之路”
“新丝绸之路”是连接东亚和中东贸易投资往来的现代通道。海湾产油国和中国等东亚经济体之间日益频繁的贸易投资往来,正开始颠覆中东地区由西方主导的商业格局。
2012中国外交:崛起的烦恼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孙兴杰:今年中国外交重点集中于东部沿海一线,麻烦不断,也积累了危机管理经验。中国急需新时代的大外交,而非“救火式”外交。
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好功课为先
美国德杰律师事务所陶景洲:“走出去”是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中国企业需提前应对各方面鸿沟所造成的障碍,这也让当前中企“走出去”的前景喜忧参半。
对国民实行国民待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帆:中国的市场化只进行了一半,改革远未完成。改革不仅指价格改革、所有制改革,还需要完善整体经营环境,中国的改革未来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2013年:中国改革新起点?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时间表,2013年或是中国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起点。笔者预计明年财政政策将更为扩张,并将有多次降准。‬
何为“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
天则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王军:中国如果想实现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制度先行,预防并根治各级官员的浮夸动机,同时让穷人更多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
中国改革将更加复杂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任何政治家而言,这都是棘手的局面。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安全”
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一直伴随着慢性的环境退化和不断加剧的污染,中国政府官员们承认,如今这种现象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官员财产公示:从党内申报走向制度化
中国政治观察者邓聿文:要让中共现行的一套官员财产申报的做法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反腐的利器,就必须进行制度重构,建立一套完备的、便于民众监督的办法。
中日关系:政冷经寒?
钓鱼岛事件在中国引发了广泛的抗议和抵制日货活动,以往“政冷经热”的局面不复存在,政治紧张开始影响中日经济关系。
中日错失改善外交关系良机
2009年日本民主党上台时,曾信心满满地希望改善中日关系。但中方未能及时接过日方抛出的橄榄枝,错失了一个改善中日关系的良机。
中国经济失衡及其走向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张立伟:既得利益集团不受制约的局面不改变,仅靠宏观经济政策的修补无法纠正失衡。新一轮政治周期即将开启,不改革中国仍会在旧轨道上狂奔。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减速?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中国经济减速是全球减速的重要组成与派生结果,未来需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为新一轮自主性景气增长到来积极创造条件。
人民币国际交易中心争夺战
尽管香港仍是人民币国际交易第一大中心,但追求“老二”地位的潜在候选者有很多:目前伦敦在竞争中领先,但新加坡、台北、甚至巴黎也在暗中较劲。
中国农民工医疗的难题
在宏观层面上,中国政府已经把医疗改革列为需要优先处理的要务之一。但微观领域的情况不容乐观,比如,如何让几千万生活在赤贫中的农民工享受到医疗服务?
中国领导层换届的经济效应
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被寄予厚望,认为他们能使处于减速通道中的中国经济重新加速。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中国经济波动中寻求获利机会的途径正在增多。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
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兴元:虽然在企业数量、GDP贡献、拉动就业和技术创新等层面,中国民营企业都已超过国有企业,但近年来中国民企的生存环境却有所恶化,其根源是多方面的。中国经济结构已到了非调不可的地步,需要政府为民企提供更多空间。
金融·商业
FT中文网2012年度荐书
2012年即将结束,你读了什么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图书?FT中文网邀请各界名人以及本网的各位编辑推荐他们今年读过的好书,与读者分享这一年来的阅读体验。
破解信用递减困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破解信用递减困局,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根本。手段就是,让评级机构去做评级的事,交易所去做交易者的事,监管者去干监管的事。
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吗?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2012年是理财产品在中国火爆发展的一年,其利弊一直众说纷纭。判断理财产品是否庞氏骗局最关键的因素,是借款方的偿债能力。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债路选择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张涛: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是质量提升。增长要有利于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健康有序的扩张,而非一味通过加杠杆来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增速。
中国工行努力拓展中东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中东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进驻迪拜金融中心的中资银行。中国工行如今希望拓展中东业务,这反映出海湾地区和中国之间的金融联系正在不断深化。
中国奢侈品市场在分化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叶琪峥:钱多有品味的可以定制,钱多缺品味的就给限量版,钱少有品位的低调奢华,钱少缺品味的继续用Logo伺候。
中国非银行金融领域风险上升
中国非银行金融领域扩张迅猛。但由于投资者普遍认为表外投资产品得到了银行或政府的信用背书,主要信贷风险很可能仍将在银行体系沉淀累积。
人民币国际化:积小成大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贾尔斯·钱斯:人民币要赶上欧元和美元,成为全球主要贸易和储备货币之一,还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但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对的——人民币正处在它的上升期。
香港IPO市场“过冬”
在连续三年IPO筹资总额列全球之首之后,香港股市今年排名落到了第四。随着中国大型国企赴港上市潮告一段落,香港面临结构性调整,或将转为私营企业筹资首选地。
2013,叩问中国经济之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未来经济减速已是业界共识,重启改革呼声四起,中国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带来什么新信号?中国政府应进一步为民间松绑,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
中国金融改革路径分析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金融改革的推进速度可能大大加快,具体内容可能包括银行体系改革、发展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可兑换几个方面。本文分析了未来三到五年可能的改革推进路径。
沪港股市文化亟待变革
沪港两地股市都在面对中国企业上市狂潮留下的后遗症,最重要的一个是它们都“挥霍”了股民的信任。随着中资企业巨额融资时代的结束,两地都必须培养更健康的投资文化。
影子银行:金融改革成果还是庞氏骗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因为潜在风险就对影子银行严加管制并不可取。如何使影子银行体系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成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编者按:
2012年迫近末尾,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刻。今年是中国政治换届年,执政党新领导层出炉,引发海内外厚望,能否在经济减速背景下应对内外挑战,引导经济社会顺利转型,促成良性的政府治理模式与公共秩序,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值此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节点,更需要负责任的媒体回顾一年来中国的历程,对发展趋势给出评析和预估。FT中文网“2012年中国年度报告”,为期一个月。我们希望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梳理中国的发展脉络,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并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