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免费下载FT中文网iPad应用程序,全球财经精粹尽在掌握!
【质疑中国外贸数据】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2012年美妙的外贸数据,让中国成了全球低迷经济中的安全岛。但虚假的数据将误导政府做出错误规划、企业做出错误投资决策。
2013年01月15日 07:17 AM

质疑中国外贸数据

背景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
 

中国似乎成为全球经济低迷中的安全岛。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而12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上涨14.1%,高于11月2.9%的上涨;进口继前一个月零增长后本月实现增长6%。高盛中国研究部门经计算后宣布,经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从11月的-35.2%上升到132.4%。

令人惊异的美妙数据激起一片质疑声。

第一,上述数据与笔者在珠三角、长三角所看到的情况截然相反。

外向型的制造企业仍处于艰难的转型过程中,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指数可见一斑。据义乌房地产管理部门统计,中国小商品基地义乌2012上半年房产成交套数同比下降20%,成交面积下滑幅度超过44%,房价上升乏力,事实上,只要是外向型制造主导的中小城市,房地产就难言好转。与此同时,义乌的小商品价格指数也未上升。服装出口上升,但看中国柯桥纺织指数一片黯淡,去年12月25日发布的景气指数比年初上升10.63%,同比下降1.96%;外贸价格总类与年初比下降11.82%,同比下降2.68%。数据纺织企业无法摆脱恶性价格竞争,企业情况不可能好转。

第二,与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新出口订单不完全一致。

12月中小企业的新出口订单有所好转。根据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其中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升至52.9,为近两年高点;产出分项指出也升至21个月高位,欧美需求量上升带动了中国的出口。但要警惕的是,欧美需求量并不稳定,新出口订单继11月小幅增长后出现轻微收缩,月内略多于12%的调查样本显示新出口订单减少,我们不能奢望中国的出口恢复到原有的高增长状态。反映大企业的中国官方公布的PMI指数显示,1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较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采购经理人的新订单指数,无论是11月还是12月,均不支持外贸如此上升。

第三,与港口运输、物流数据不匹配。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广东、江苏等7个省市对外贸易合计占8成,中西部外贸出口较快增长。2012年,广东外贸进出口9838.2亿美元,增长7.7%。同期,江苏和北京(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总值分别为5480.9亿和4079.2亿美元,分别增长1.6%和4.7%;上海4365.4亿美元,下降0.2%。此外,浙江、山东和福建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122.3亿、2455.4亿和1559.3亿美元,分别增长0.9%、4.1%和8.6%。上述7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外贸总值的79.9%。

集装箱吞吐量完全跟不上外贸增长的步伐。据申银万国证券公司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12月中国八大港口箱量增速季节性下滑至4.8%。12月份八大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16.9万TEU,箱量增速季节性下滑至4.8%,不如11月份的6.6%;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798.2万TEU,箱量增速下滑至4.6%,不如11月份的8.7%。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区域箱量增速季节性下滑,其中华南区域性下滑最为明显,看样子广交会确实能够提供预期——去年秋季广交会比春交会,出口订单继续下滑9%以上。12月份华北、华东和华南箱量分别同比增长11.2%、5.1%和0.1%,增速收窄;华南地区箱量同比仅增长1.2%,增速较11月份的11.5%大幅下滑。整体增速自11月份的1.9%降至0.1%。外贸大幅上升,集装箱量增速却在下降,尤其外贸箱量下降迅速,令人不解。

叶檀上一篇文章:

市场经济与法治税收是宪政国家基础 2013-01-08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提速” 2013-01-17
美中贸易逆差低于官方数据 2013-01-17
探寻新增长“结构红利” 2013-01-17
Lex专栏:中国出口增长未惠及港股 2013-01-11
分析:中国贸易反弹 2013-01-11
排序: 评论总数
[查看评论]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栏目简介

叶檀,经济领域的市场派,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2000年左右走出书斋,到报社撰写经济类评论,迄今为止已在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偶尔在电视台财经频道客串点评经济新闻,也出版过历史方面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