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免费下载FT中文网iPad应用程序,全球财经精粹尽在掌握!
【中国金融体系必须多元化】FT驻华记者欧阳德:闲置现金过多导致违规放贷,是此次中国邮储银行风波的根源。这也再次警示,资金过度集中在国有银行手中,将严重威胁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
2013年01月18日 07:13 AM

中国金融体系必须多元化

背景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
 

一年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行长陶礼明在描述该行未来雄心勃勃的征途时,引用了两句古诗。

陶礼明在2012年初的新春贺词中引用的是中国唐朝(公元8世纪)诗人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陶礼明引用这两句古诗,旨在描述中国邮储银行从一家中规中矩的储蓄银行向一家站在农村发展前沿的银行转型的过程。

现在看来,这两句诗实际上预示了陶礼明的命运:他无法驾驭风浪,最终被海浪吞噬。

陶礼明在2012年6月因“个人经济问题”被“双规”。官方媒体上周报道称,他已经因涉嫌腐败而被正式批捕。有消息称,陶礼明为谋取私利、利用银行资金违规发放贷款。他的落马及时地提醒了我们一点: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问题仍然在于,资金过度集中于国有银行手中。

中国邮储银行是这一问题的极端体现。该行按存款规模计算是中国第五大银行,吸收存款金额达4.5万亿元人民币(合7240亿美元),贷款发放额与存款金额相比如九牛一毛。中国邮储银行的存贷比目前还不到20%,而中国整个银行业的平均存贷比接近70%。

据称,中国邮储银行一些经理因为掌握大量闲置现金,所以一直以远低于公开市场通行资金成本的利率发放贷款,从中获取回扣。

诚然,中国邮储银行是一个特例。中国储蓄银行成立于2007年。当时,中国政府将3.6万家邮政网点中的储蓄账户剥离出来,新成立了一家银行、以容纳这些账户,这家银行就被命名为中国储蓄银行。鉴于邮储银行专注于在农村地区放贷并受到严格限制,预计在未来许多年里,该行账簿上的存款余额仍将大大高于贷款余额。

然而,闲置现金过多导致违规放贷的现象,在整个银行业已司空见惯。这种现象也是中国邮储银行这场风波的根源所在。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上周有报道称,汇丰(HSBC)出售所持中国平安保险(Ping An Insurance)15.6%股份的计划可能会泡汤。汇丰所持股份的潜在买家是一家泰国农业集团——正大集团(CP Group)。姑且不论一家农业集团为何愿意拿出94亿美元(比集团本身的净资产还要高)来收购一家保险集团的一份少数股,这宗交易最蹊跷之处在于其融资安排。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是一家国有银行,肩负着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的重任。国开行独家为正大集团的收购提供资金。国开行不吸收存款,其主要资金来源是向其他银行出售债券。

作为受政府支持、头顶光环的借款机构,国开行举债成本低廉,拥有大量闲置资金。因此,该行决定提供资金,支持正大集团对平安保险的少数股份进行杠杆收购。

一家开发银行通常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国开行正试图转型为一家商业银行,但一家商业银行通常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据知情人士称,国开行正考虑改变想法,并可能放弃参与该交易。

然而,国开行最初之所以同意参与那笔交易,似乎是因为各中资银行闲置现金过多、导致信贷配置不当。而解决这个问题,将不会像国开行放弃参与那笔交易那样容易。相比中国邮储银行涉嫌腐败,国开行仓促投身更加活跃的商业银行业显然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然而,两家银行的举动其实根源相同,都源于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内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一个资金过剩的问题。

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有迹象显示,中国的资金开始从银行流出。2012年下半年,债券等非银行信贷已超过银行贷款,这是中国金融体系向多元化迈进的关键一步。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花旗集团(Citigroup)经济学家估计,中国所有非银行融资活动的70%左右,事实上只是传统银行的表外活动。

因此,模仿李白那两句诗,我们可以说,在中国浩瀚的金融海洋中,直挂云帆的无疑仍然是那些“银行号”帆船,尽管这些船只的船帆可能略有不同。而中国迫切需要一支更加多元化的船队。

欧阳德是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记者

译者/何黎

欧阳德上一篇文章:

去年12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5% 2013-01-11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银行业的危与机 2013-01-08
Lex专栏:中国金融体系仍暗藏风险 2013-01-07
中国非银行金融领域风险上升 2012-12-20
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景 2012-12-19
本文涉及话题:邮政储蓄 金融体系 金融改革
排序: 评论总数
[查看评论]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